养生生活中大家对中医药膳还是很重视的,因为治本的问题上,中医上的药膳会比较有效果。对中医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,中医里讲究的是药物的相辅相成,所以大家在进行中医药膳的时候,还需要注意做好正确的呵护,这样对药膳的使用好。那么,中医药膳进补时要注意方法?中医药膳里有哪些禁忌?下面一起看看吧。
中医药膳进补时要注意方法
1、要注意食物和药物搭配
因为不同的食物和药材搭配在一起,很容易出现中毒的问题。因为有些食物和药材搭配在一起,可是会产生毒素的。
比如说麦冬,其具有养阴生津、润肺清心的作用。秋季吃它有助治疗阴虚肺燥,但是制作药膳的时候,麦冬不能和木耳一起搭配,吃了容易引发胸闷。也不能和鲤鱼一起搭配,不然会降低食用功效,降低药性。
比如说紫苏叶,秋季早晚温差大,因此很容易受寒感冒,为了防治风寒感冒,人们日常会炖些紫苏叶汤食用,帮助散表寒,促进排汗。但是需要记住的是不能与鲤鱼一起炖煮,不然容易生毒疮。也不能和螃蟹一起炖煮,吃了以后很容易腹痛。
2、要根据季节选择药膳
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,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功效。适合吃的季节也是不同的,比如说部分药物是温补类的,而有些药物则是清凉解毒的。如果不注意季节,随便吃的话,反而会损伤身体健康。
秋季空气干燥,燥邪肆虐的时候,人体内燥邪旺盛,很容易上火。如果此时吃温补类的药膳,就很容易火上浇油,导致体内火气更加旺盛。而且燥邪体内横行的时候,会损耗大量的津液,进食温补类的药膳,会加速体内津液损耗,致使体内阴阳严重失衡。
3、要根据体质进补
药膳虽然可以滋补身体,有助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,让自己少生病。但是要记住,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进补药膳的。比如说未成年的儿童不适合吃药膳,这是因为未成年处于身体发育期,新陈代谢旺盛,不需要进补。
想要进补的话,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是什么体质。再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药膳进食,比如说清补类药膳适合肝气旺盛、阴虚阳亢等人;比如说平补类药膳适合气血两亏、体质差、阴阳两虚等人;比如说温补类药膳适合阳虚的人。
中医药膳里有哪些禁忌
主要禁忌包括:
猪肉反乌梅、桔梗、黄连、胡黄连、百合、苍术;
猪血忌地黄、何首乌、蜜;
羊肉反半夏、菖蒲,忌铜、丹砂;
狗肉反商陆,忌杏仁;
鲫鱼反厚朴,忌麦冬;
蒜忌地黄、何首乌;
萝卜忌地黄、何首乌;
醋忌茯苓。
食物与食物搭配的禁忌
食物与食物的配伍也有一些忌讳。其道理虽不充分,但是在药膳应用中似仍宜慎重从事,把它们作为重要参考为宜。这些禁忌是:猪肉忌荞麦、鸽肉、鲫鱼、黄豆;羊肉忌醋;狗肉忌蒜;鲫鱼忌芥菜、猪肝;猪血忌黄豆;猪肝忌荞麦、豆酱、鲤鱼肠子、鱼肉;鲤鱼忌狗肉;龟肉忌苋菜、酒、果;鳝鱼忌狗肉、狗血;雀肉忌猪肝;鸭蛋忌桑椹子、李子;鸡肉忌芥末、糯米、李子;鳖肉忌猪肉、兔肉、鸭肉、苋菜、鸡蛋。
病人忌口
忌口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容。主要包括两类:
1、某种病忌某类食物。如:肝病忌辛辣;心病忌咸;水肿忌盐;骨病忌酸甘;胆病忌油腻;寒病忌瓜果;疮疖忌鱼虾;头晕、失眠忌胡椒、辣椒、茶等。
2、指某类病忌某种食物。如凡症见阴虚内热、痰火内盛、津液耗伤的病人,忌食姜、椒、羊肉之温燥发热饮食;凡外感未除、喉疾、目疾、疮疡、痧痘之后,当忌食芥、蒜、蟹、鸡蛋等发风动气之品;凡属湿热内盛之人,当忌食饴糖、猪肉、酪酥、米酒等助湿生热之饮食;凡中寒脾虚、大病、产后之人,西瓜、李子、田螺、蟹、蚌等积冷损之饮食当忌之;凡各种失血、痔疮、孕妇等人忌食慈菇、胡椒等动血之饮食,妊娠期禁用破血通经、剧毒、催吐及辛热、滑利之品。忌口之说有些已被证明是有道理的,有些则不合实际,在药膳应用中可资参考。
以上这些都是关于中医药膳的介绍,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保养,大家在日常要重视身体的呵护,做好正确的保养能避免身体出现危害。平时大家要注意做好正确的认识,中医上的药膳有很多的禁忌,对医生的提醒要注意,尤其是药物和补药的使用。好了,今天的介绍就是这些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。